中投顧問重磅推出產業研究大腦,是"產業研究的數字化高效工具",歡迎試用體驗! | ||||
---|---|---|---|---|
產品名稱 | 目標用戶 | 核心功能定位 | 產品介紹 | 試用申請 |
產業研究大腦 | 政府、企業內關注產業發展的領導及工作人員 | 產業研究工作的一站式解決方案 | 詳情 > | 申請 > |
聯系電話: 400 008 0586; 0755-82571568
微信掃碼:
第一章 中國金融體系改革創新研究
1.1 中國金融結構現狀分析
1.1.1 企業融資結構分析
1.1.2 最優金融結構探討
1.1.3 金融結構矛盾解析
1.1.4 金融結構改革建議
1.1.5 金融服務實體經濟
1.1.6 民營企業融資情況
1.2 中國金融創新發展分析
1.2.1 金融創新發展背景
1.2.2 金融創新發展現狀
1.2.3 金融創新發展問題
1.2.4 資本市場創新發展
1.2.5 商業銀行創新策略
1.2.6 影子銀行創新路徑
1.2.7 金融創新政策建議
1.3 普惠金融
1.3.1 普惠金融發展現狀
1.3.2 普惠金融體制創新
1.3.3 普惠金融融資狀況
1.3.4 數字金融創新實踐
1.3.5 數字普惠金融發展體系
1.3.6 數字普惠金融風險挑戰
1.3.7 數字普惠金融發展建議
1.4 綠色金融
1.4.1 綠色金融發展現狀
1.4.2 綠色金融發展路徑
1.4.3 綠色金融發展建議
1.5 金融開放
1.5.1 金融開放現狀分析
1.5.2 人民幣國際化探究
1.5.3 金融開放風險挑戰
1.5.4 金融開放對策分析
第二章 區域金融創新發展深度分析
2.1 區域金融體系存在的主要問題
2.1.1 中國金融體系缺乏競爭力
2.1.2 融資結構不均衡共性問題
2.1.3 區域金融資源配置不合理
2.1.4 傳統金融與新型金融發展難題
2.1.5 金融機構發展的差異性不足
2.1.6 建立現代金融體系面臨挑戰
2.1.7 地方金融監管體系問題分析
2.2 區域金融創新現狀分析
2.2.1 區域金融運行現狀
2.2.2 區域金融改革成果
2.2.3 區域金融改革措施
2.2.4 區域金融創新格局
2.2.5 區域金融創新問題
2.2.6 區域金融創新對策
2.2.7 區域金融中心建設
2.2.8 長三角區域金融創新
2.2.9 京津冀金融協同創新
2.2.10 資本賦能粵港澳大灣區
2.3 區域金融創新典型案例介紹
2.3.1 模式創新典型區域
2.3.2 重點區域發展戰略
2.3.3 普惠金融創新區域
2.3.4 綠色金融創新區域
2.3.5 金融開放創新區域
2.4 科技金融發展對區域經濟增長的影響
2.4.1 城市科技金融發展指數
2.4.2 科技金融發展現狀分析
2.4.3 科技金融與區域創新研究
2.4.4 區域創新與地方經濟增長
2.4.5 京津冀科技金融協同發展
2.4.6 長三角科技金融創新模式
2.5 粵港澳大灣區科技金融創新生態體系的構建與對策研究
2.5.1 體系總體結構布局
2.5.2 主要城市功能定位
2.5.3 體系總體發展戰略
2.5.4 構建生態體系對策
第三章 中國產業投資基金主要類型分析
3.1 中國產業投資基金發展綜述
3.1.1 產業投資基金功能
3.1.2 產業投資基金運作
3.1.3 產業投資基金分類
3.1.4 產業基金發展歷程
3.1.5 國際發展模式借鑒
3.1.6 產業投資基金模式
3.1.7 PPP產業投資基金
3.1.8 產業投資基金問題
3.1.9 產業投資基金建議
3.2 市場化VC/PE母基金
3.2.1 VC/PE母基金發展歷程
3.2.2 VC/PE母基金市場規模
3.2.3 市場化母基金投資領域
3.2.4 市場化母基金退出情況
3.2.5 市場化母基金SWOT分析
3.2.6 市場化母基金發展對策
3.2.7 市場化母基金國外案例
3.2.8 市場化母基金國內案例
3.3 風險投資基金
3.3.1 風險投資基金主要特征
3.3.2 風險投資基金投資現狀
3.3.3 風險投資服務實體經濟
3.3.4 服務實體經濟制約因素
3.3.5 風投支持實體經濟建議
3.4 企業風險投資發展與企業創新
3.4.1 企業風險投資與創新曲線
3.4.2 企業風險投資發展現狀
3.4.3 企業風投與5G產業創新
3.4.4 企業風投對創新的價值
3.4.5 企業風險投資問題分析
3.4.6 企業風險投資發展趨勢
3.5 私募股權投資基金
3.5.1 私募股權投資主要特點
3.5.2 私募股權基金發展規模
3.5.3 私募股權基金發展問題
3.5.4 私募股權基金發展建議
3.5.5 私募股權基金突破方向
第四章 政府產業投資基金發展解析
4.1 不同種類政府性投資基金及其股權投資模式
4.1.1 政府投資基金主要類型
4.1.2 政府性投資基金運作模式
4.1.3 政府引導基金主要模式
4.1.4 政府引導基金運作方式
4.2 政府引導基金運行狀況
4.2.1 政府引導基金發展規模
4.2.2 政府產業基金級別分布
4.2.3 政府引導基金類型分布
4.2.4 政府引導基金區域分布
4.2.5 政府引導基金投資分布
4.3 政府引導基金發展問題及建議
4.3.1 政府引導基金發展路徑
4.3.2 政府引導基金面臨問題
4.3.3 政府引導基金發展建議
4.3.4 政府引導基金局限性
4.3.5 政府引導基金創新模式
4.3.6 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問題
4.4 政府產業基金整體發展思路探討
4.4.1 產業基金主要類型介紹
4.4.2 政府產業基金發展意義
4.4.3 政府產業基金發展問題
4.4.4 政府產業基金發展建議
4.4.5 產業引導基金發展方向
4.4.6 產業基金助力供給側改革
4.5 政府政策性引導基金的作用途徑
4.5.1 政策性引導基金功能定位
4.5.2 政策性引導基金作用途徑
4.5.3 引導基金促進地方經濟發展
4.5.4 政策性引導基金運作風險
4.5.5 政策性引導基金發展建議
第五章 政府產融結合發展模式研究
5.1 企業產融結合發展分析
5.1.1 產業生命周期介紹
5.1.2 大企業平臺化轉型
5.1.3 中小企業專業化發展
5.1.4 企業集團與產融結合
5.1.5 GE產融結合案例分析
5.1.6 海爾集團產融結合發展
5.2 產融結合發展綜述
5.2.1 產融結合發展歷程
5.2.2 產融結合主要模式
5.2.3 產融結合進階形態
5.2.4 產融結合應用策略
5.2.5 金融服務科創產業
5.2.6 高速公路產融結合
5.2.7 產融結合風險防范
5.3 區域產融結合發展模式探討
5.3.1 基金小鎮發展模式探究
5.3.2 產融結合支持鄉村振興
5.3.3 政府產融結合發展問題
5.3.4 產融結合發展政策建議
5.4 政府產融結合招商
5.4.1 產業鏈招商內涵
5.4.2 產業鏈招商模式
5.4.3 資本招商新工具
5.4.4 資本招商問題分析
5.4.5 產融結合招商模式
5.4.6 京東方創新招商案例
5.4.7 藍海資本招商案例
第六章 區域金融風險防控體系探討
6.1 經濟新常態背景下區域金融風險防控研究
6.1.1 區域金融風險處置機制
6.1.2 區域金融主要風險類型
6.1.3 區域金融風險主要特點
6.1.4 區域金融風險防控策略
6.2 創新化解區域金融風險模式的案例研究——福建省泉州市
6.2.1 承接不良資產包運作流程
6.2.2 化解地方不良資產的優勢
6.2.3 化解區域金融風險的作用
6.2.4 承接不良資產包面臨困難
6.2.5 承接不良資產包相關建議
6.3 產業投資基金風險防控研究
6.3.1 產業投資基金發展風險
6.3.2 產業投資基金風險防控
6.3.3 產業發展與金融風險防控
6.4 金融科技在地方金融監管體系構建中的影響
6.4.1 對傳統金融體系的影響
6.4.2 對地方金融監管的挑戰
6.4.3 地方金融監管體系構建
第七章 區域金融體系創新案例分析
7.1 國外政府產業引導基金發展案例
7.1.1 政府產業引導基金特征
7.1.2 市場主導型模式:美國
7.1.3 政府主導型模式:以色列
7.1.4 參股基金模式:澳大利亞
7.1.5 產業政策配合:德國
7.1.6 國外產業引導基金啟示
7.1.7 美國SBIC基金運作模式
7.1.8 全球CVC典型案例分析
7.2 地方政府引導基金運作模式比較分析——以深圳和重慶為例
7.2.1 市場主導模式:深圳市
7.2.2 政府主導模式:重慶市
7.2.3 重慶產業引導基金不足
7.2.4 深圳模式和重慶模式比較
7.2.5 深圳和重慶模式差異原因
7.3 政府產融結合發展案例分析
7.3.1 廣州產融結合案例
7.3.2 重慶產融結合案例
7.3.3 首鋼基金產融結合
7.3.4 江蘇省政府投資基金
第八章 區域金融體系創新政策及發展模式總結
8.1 區域金融創新發展國家政策及解讀
8.1.1 金融體制改革
8.1.2 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
8.1.3 資產管理新規
8.1.4 政府投資條例
8.1.5 政府引導基金政策
8.1.6 區域發展金融政策
8.1.7 產融結合政策
8.2 區域金融創新發展地方政策及解讀
8.2.1 北京
8.2.2 深圳
8.2.3 重慶
8.2.4 天津
8.2.5 浙江
8.3 銀行參與產業投資基金模式分析
8.3.1 中小企業融資現狀分析
8.3.2 銀行參與政府投資基金
8.3.3 商業銀行參與產業基金
8.4 國內外金融創新支持新動能產業經驗及啟示
8.4.1 國外金融創新發展經驗
8.4.2 國內金融創新發展經驗
8.4.3 政府金融創新發展啟示
8.5 基于融資模式創新的金融支持新動能產業發展研究
8.5.1 資本市場賦能創新驅動
8.5.2 新動能產業融資模式創新
8.5.3 不同發展階段融資模式
8.5.4 不同產業鏈環節融資模式
8.5.5 金融支持新動能產業路徑
金融創新作為推動區域經濟轉型跨越的命脈之一,越來越多地被地方所重視,紛紛推出一系列的金融改革創新的舉措、方案。創新的重點主要包括:融資模式創新、地方政府產融結合模式創新、普惠金融金融創新、綠色金融創新、金融開放創新、科技金融改革創新、金融風險防控體系創新。
截至2021年,我國共累計設立1988支政府引導基金,目標規模約12.45萬億元,認繳規模(或首期規模)約6.16萬億元。2021年新設立政府引導基金115支,同比上升2.7%。截至2022年末,我國共設立2107支政府引導基金,目標規模約12.84萬億元人民幣,已認繳規模約6.51萬億元人民幣。其中,2022年新設立的政府引導基金僅有120支,同比下降7.0%;已認繳規模為2,812.38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34.7%,且均為近八年來最低水平。近五年來,引導基金設立步伐逐步放緩,引導基金發展進入存量優化階段。不少引導基金紛紛修改管理辦法,不斷探索和完善自身運行機制。
產融結合是指產業與金融業在經濟運行中為了共同的發展目標和整體效益通過參股、持股、控股和人事參與等方式而進行的內在結合或融合。產融結合的特點:滲透性、互補性、組合優化性、高效性、雙向選擇性。在數萬億資產的暗流涌動下,如今政府引導基金正在成為地方政府樂于使用的招商引資工具。在經濟欠發達地區,本地可以投資的項目并不多,而傳統粗糙、低效的坐地招商也難以滿足欠發達地區的招商任務。一些政府開始借用創業投資基金的名稱去做招商引資,利用資本的催化和杠桿作用,探索出了一種產融結合的園區基金招商新模式:即以股權投資和其它優惠政策,吸引其它地區的優質企業轉移至當地,并帶動區域經濟發展與產業結構升級。
中投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區域金融體系創新與產融結合發展戰略研究報告》共八章。首先研究了中國金融體系的改革創新、區域金融創新現狀;接著分析了中國產業投資基金的主要類型、政府產業投資基金及政府引導基金的發展現狀;隨后,報告提出了政府產融結合發展模式。最后,報告分析了區域金融風險防控體系、區域經濟發展金融創新案例,對區域金融創新相關政策及發展模式進行了總結。
本研究報告數據主要來自于國家統計局、中國人民銀行、清科研究中心、投中研究院、中投產業研究院、中投顧問市場調查中心以及國內外重點刊物等渠道,數據權威、詳實、豐富,同時通過專業的分析預測模型,對行業核心發展指標進行科學地預測。您或貴單位若想對區域金融體系創新與產融結合發展有個系統深入的了解,本報告將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參考工具。